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全景式剖析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兴衰史。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细致、全面地介绍了日本经济从二战后至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发展与转型历程,特别是通过高速增长实现起飞和赶超,应对经济崛起之后的贸易冲突、增速下降和人口老龄化,泡沫经济的产生、破灭与“失去的20年”,以及之后的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这有助于了解日本从贫困走向富裕的整个发展历程,并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严谨的学术训练和丰富的政策经验,使本书两位作者对日本经济的历史经验、主要特征、运行机制、面临的挑战与政策应对有着深刻的认识。本书是对日本经济发展历程全景式的描述和解释,适合对日本经济感兴趣的普通读者和专业人士阅读。

目录

  • 版权信息
  • “CIDEG文库”总序
  • 中文版序
  • 前言
  • 致谢
  • 第1章 日本经济概论
  • 第2章 日本经济史
  • 2.1 引言
  • 2.2 德川(江户)时代:1603—1868年
  • 2.3 德川时代日本的货币
  • 2.4 外国压力与德川幕府的倒台
  • 2.5 明治维新
  • 2.6 日本明治时期的经济发展与增长
  • 2.6.1 经济发展
  • 2.6.2 德川时代的遗产
  • 2.6.3 明治政府在转型时期的政策
  • 2.6.4日本明治时期的工业发展
  • 2.7 日本明治时期的货币、物价和汇率
  • 2.8 帝国主义与日本
  • 2.9 战时经济
  • 2.10 产业结构转型
  • 2.11 国际贸易
  • 2.12 日本作为经济发展的范例
  • 2.13 小结
  • 附录2A 大米期货市场
  • 附录2B 数据指南
  • 第3章 经济增长
  • 3.1 引言
  • 3.2 战后恢复:1945—1950年
  • 3.2.1 由占领军实施的经济改革
  • 3.2.2 反垄断措施
  • 3.2.3 土地改革
  • 3.2.4 劳工改革
  • 3.2.5 教育体系
  • 3.2.6 政治制度
  • 3.2.7 冷战初期
  • 3.3 战后的主要宏观经济问题
  • 3.3.1 战后初期的计划经济
  • 3.3.2 道奇计划
  • 3.3.3 金融复兴
  • 3.3.4 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
  • 3.4 经济快速增长:1950—1973年
  • 3.4.1 收入倍增计划
  • 3.4.2 经济增长的需求侧分析:原因
  • 3.4.3 经济增长的供给侧分析:增长核算
  • 3.4.4 内生增长模型
  • 3.5 增长放缓:1973—1987年
  • 3.6 信息技术与经济增长
  • 3.7 安倍经济学
  • 3.8 小结
  • 附录3A 数据指南
  • 战后数据的来源
  • 资料的使用
  • 第4章 经济周期、繁荣与萧条
  • 4.1 引言
  • 4.2 确定经济周期的具体时间
  • 4.2.1 定义
  • 4.2.2日本经济周期波动的时间
  • 4.3 经济周期与增长
  • 4.3.1 增长与周期
  • 4.3.2 短观调查
  • 4.3.3 失业率与工业生产
  • 4.4 理解经济周期
  • 4.4.1 两个思想流派
  • 4.4.2 政治经济周期
  • 4.5 日本的经济周期
  • 4.5.1 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 4.5.2 1973—1974年的经济下滑
  • 4.5.3 中速增长时期
  • 4.5.4 泡沫与“失去的20年”:1987—2012年
  • 4.5.5 “失去的20年”
  • 4.6 需求不足还是结构问题?
  • 4.7 小结
  • 附录4A 一个简单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模型:
  • 回顾
  • 附录4B 经济周期理论
  • 凯恩斯主义者
  • 货币主义者
  •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
  • 第5章 金融市场与监管
  • 5.1 引言
  • 5.2 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日本金融体系
  • 5.3 主银行制
  • 5.4 金融自由化: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后期
  • 5.5 不良贷款与银行业危机(20世纪90年代)
  • 5.5.1 住专
  • 5.5.2 银行资不抵债
  • 5.5.3 “常青”延期和监管克制
  • 5.5.4 存款保险
  • 5.5.5 大爆炸改革
  • 5.5.6 1997年的银行业危机
  • 5.6 2002—2003年的竹中改革
  • 5.7 日本新的金融体系
  • 5.7.1 全球金融危机
  • 5.7.2 处置机制
  • 5.7.3 《巴塞尔协议》(I、II、III)与日本
  • 5.8 未来展望
  • 第6章 货币政策
  • 6.1 引言
  • 6.1.1日本是货币政策的实验室
  • 6.1.2 理论
  • 6.1.3 以基础货币控制货币供给
  • 6.1.4 货币政策与传导途径
  • 6.1.5 通胀偏差
  • 6.2 1950—1971年的货币政策
  • 6.2.1 布雷顿森林体系
  • 6.2.2 金融市场的不均衡
  • 6.3 20世纪70年代早期的大通胀
  • 6.3.1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终结
  • 6.3.2 政策失误导致大通胀
  • 6.3.3 货币政策失误的政治经济学
  • 6.3.4 1979年的迅速紧缩
  • 6.4 日本的大缓和时期:1975—1985年
  • 6.5 泡沫及其破裂:1985—1998年
  • 6.5.1 泡沫
  • 6.5.2 泡沫破裂
  • 6.6 1998年的新《日本银行法》
  • 6.7 1998—2012年通缩的挑战
  • 6.7.1 通缩
  • 6.7.2 1998—2000年的零利率政策
  • 6.7.3 2001—2006年的量化宽松
  • 6.7.4 2006年退出量化宽松
  • 6.7.5 2008—2013年全球非常规货币政策
  • 6.8 有关通胀目标制的争论
  • 6.9 安倍经济学:第一支箭
  • 6.10 小结
  • 附录6A 数据指南
  • 附录6B CPI的向下偏差
  • 第7章 公共财政
  • 7.1 引言
  • 7.2 基本事实
  • 7.2.1 收入、支出、赤字和债务
  • 7.2.2 制度
  • 7.3 税制结构
  • 7.3.1 税收收入
  • 7.3.2个人所得税
  • 7.3.3 消费税
  • 7.3.4 企业所得税
  • 7.3.5 遗产税
  • 7.4 政府支出
  • 7.5 1975—1990年政府赤字的上涨与回落
  • 7.6 预算赤字的回归
  • 7.7 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
  • 7.8 财政政策作为维持宏观经济稳定的工具
  • 7.9 李嘉图中性与非凯恩斯效应
  • 7.9.1 政府赤字的影响
  • 7.9.2 方法和证据
  • 7.10 财政投融资计划和邮政储蓄
  • 7.11 地方公共财政和分权
  • 7.12 关于消费税的争论
  • 7.13 小结
  • 附录7A 数据指南
  • 附录7B 可持续性的计算
  • 第8章 储蓄、人口和社会保障
  • 8.1 引言
  • 8.2 日本的储蓄率
  • 8.3 储蓄和消费的生命周期模型
  • 8.4 日本的人口转型
  • 8.4.1 人口金字塔
  • 8.4.2日本的人口和劳动力
  • 8.5 为什么日本的储蓄率曾经这么高?
  • 8.5.1 高增长和老年人口的低比重
  • 8.5.2 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 8.5.3 高昂的住房成本
  • 8.5.4 遗产的赠予
  • 8.6 人口变化的国别比较
  • 8.7 日本的养老金体系
  • 附录8A 数据指南
  • 家庭收支调查(FIES)
  • 全国家庭收支调查(NSFIE)
  • 全民健康和福利生活状况综合调查
  • 附录8B 储蓄与投资相等
  • 附录8C 世代交叠模型
  • 人口不变,收入不变
  • 人口增加
  • 人均收入的增长
  • 人口增长时的现收现付制社会保障体系
  • 人口减少时的现收现付制养老金体系
  • 第9章 产业结构
  • 9.1 引言
  • 9.2 从财阀到经连会:战后的转型
  • 9.3 企业集团: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
  • 9.3.1 六大巨头
  • 9.3.2 其他企业集团与主银行制
  • 9.3.3 综合商社的作用
  • 9.3.4 财阀与战后企业集团的比较
  • 9.3.5日本交叉持股的历史
  • 9.4 横向经连会的经济影响
  • 9.5 纵向经连会的经济影响
  • 9.5.1 生产型经连会
  • 9.5.2 分销型经连会
  • 9.6 20世纪90年代横向经连会中的银行合并与转型
  • 9.7 产业政策
  • 9.8 日本的产业政策成效如何?
  • 9.8.1 产业政策工具
  • 9.8.2 汽车行业的例子
  • 9.8.3 产业政策评估
  • 9.8.4 产业政策为何未能打造出日本的“硅谷”
  • 9.8.5 美国关于产业政策的争论
  • 9.9 反垄断法和竞争政策的演变
  • 附录9A 数据指南
  • 第10章 劳动力市场
  • 10.1 引言
  • 10.2 基本统计指标
  • 10.3 日本传统劳动力市场的典型化事实
  • 10.3.1 七个特点
  • 10.3.2 终身雇佣制
  • 10.3.3年功序列制
  • 10.3.4 企业工会
  • 10.3.5 职业培训和蓝领工人白领化
  • 10.3.6 奖金和共享经济
  • 10.3.7 春斗
  • 10.4 变化中的劳工惯例
  • 10.5 青年失业
  • 10.6 日本工人的工作时长
  • 10.7 女性经济学
  • 10.8 小结
  • 附录10A 失业的概念与理论
  • 一般定义
  • 劳动力市场理论
  • 附录10B 数据指南
  • 《劳动力调查》(http://www.stat.go.jp/english/data/roudou/)
  • 《月度劳动力调查》(https://www.mhlw.go.jp/english/database/db-l/monthly-labour.html)
  • 《工资结构基本调查》(https://www.mhlw.go.jp/english/database/db-l/wage-structure.html)
  • 《就业状况调查》(https://www.stat.go.jp/english/data/shugyou/index.html)
  • 第11章 国际贸易
  • 11.1 引言
  • 11.2 国际收支的定义
  • 11.3 国际收支基本状况
  • 11.4 比较优势和贸易模式
  • 11.5 贸易政治
  • 11.6 垄断竞争与产业内贸易
  • 11.7 引力方程
  • 11.8 分散化
  • 11.9 世界贸易组织和自由贸易协定
  • 11.10 小结
  • 附录11A 贸易收益
  • 第12章 国际金融
  • 12.1 引言
  • 12.1.1 国际收支
  • 12.1.2 布雷顿森林体系
  • 12.1.3 浮动汇率制度
  • 12.2 汇率
  • 12.2.1 名义汇率
  • 12.2.2 实际汇率和购买力平价
  • 12.2.3 有效汇率
  • 12.2.4 汇率变化与微观结构
  • 12.3 资本流动和资本管制
  • 12.3.1 金融账户
  • 12.3.2 资本管制和自由化
  • 12.3.3 抛补利率平价
  • 12.3.4 无抛补利率平价和利差交易
  • 12.4 干预
  • 12.4.1 什么是干预?
  • 12.4.2日本的干预
  • 12.5 汇率和宏观基本面
  • 12.5.1 20世纪80年代前期的失调
  • 12.5.2日元/美元工作组和金融自由化
  • 12.5.3 《广场协议》
  • 12.5.4 《卢浮宫协议》和目标区实验
  • 12.5.5 非冲销式干预
  • 12.5.6 全球经济失衡
  • 12.6 日元的国际化
  • 12.6.1 过度特权
  • 12.6.2 计价货币
  • 12.6.3 国际清算银行的三年期调查
  • 12.6.4 外汇储备货币的构成
  • 12.7 小结
  • 第13章 美日经济冲突
  • 13.1 引言
  • 13.2 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美日贸易冲突
  • 13.3 全面贸易对话的兴起:20世纪80年代
  • 13.3.1 美国对美日贸易的不满情绪增加
  • 13.3.2 汽车产业的自愿出口限制
  • 13.3.3 冲突升级
  • 13.3.4 半导体协议
  • 13.3.5 以市场为导向的特定部门谈判:1985—1996年
  • 13.3.6 《综合贸易法案》和“特别301条款”
  • 13.3.7 1989—1990年结构性障碍倡议
  • 13.3.8 经连会与贸易
  • 13.4 20世纪90年代管理贸易的要求及回绝
  • 13.4.1 美国和日本的不同态度
  • 13.4.2 美日开启框架谈判
  • 13.4.3 细川—克林顿摊牌
  • 13.4.4 自民党和社会党的联合政府
  • 13.4.5 最终对决:汽车整车和零部件
  • 13.4.6 柯达对富士
  • 13.5 不再痛击日本
  • 13.6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特朗普政府以及向双边谈判的回归
  • 13.7 小结
  • 第14章 失去的20年
  • 14.1 四个阶段
  • 14.2 泡沫
  • 14.3 第一阶段
  • 14.3.1 泡沫破灭
  • 14.3.2 应对1993年衰退的维持价格行动和其他刺激政策
  • 14.3.3 金融动荡
  • 14.4 第二阶段
  • 14.4.1 1997—1998年的银行业危机
  • 14.4.2 1997年提高消费税
  • 14.4.3 僵尸企业问题
  • 14.4.4 零利率政策和量化宽松
  • 14.5 第三阶段
  • 14.5.1 小泉的改革
  • 14.5.2 退出量化宽松政策
  • 14.6 第四阶段
  • 14.6.1 雷曼兄弟破产
  • 14.6.2 对日本的溢出效应
  • 14.6.3 货币政策的反应与汇率
  • 14.6.4 政治混乱
  • 14.6.5 供给方面
  • 14.6.6日本模式与生产率
  • 14.6.7 环境保护
  • 14.7 安倍经济学与“失去的20年”的终结
  • 参考文献
  • 译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3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每日一书:《繁荣与停滞》。与欧美等原发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日本似乎是一个更值得我们借鉴经验并汲取教训的重要案例。日本是后发国家实现经济赶超的成功范例。日本的经历能够发挥重要的他山之石和前车之鉴的作用。中国的经济增长也是技术赶超型的,并借助于强劲的出口,这是表现优异的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典型特征。有一点区别是,日本 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的投资主要来自国内储蓄,而中国更多地借助于外商直接投资来加速增长。当前全球面临的挑战不再是二战之前那样的西方帝国主义,而是气候变化、人口结构的迅速转型、现在和未来可能遭遇的流行病以及日益恶化的国际秩序。为了解决当代与子孙后代面临的这些问题,必须开展国际合作。日本是一个快速老龄化的经济体。出生率下降和平均预期寿命延长意味着老年人(退休人员)与年轻人(劳动人口)的比例一直在上升。这种变化给社会和经济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以现收现付制为基础的养老金制度面临巨大的压力,代际不平等不断扩大。由于缺少缴存养老金的劳动者,这可能使当前的养老金制度难以为继。最早出现在日本的这种人口结构转型,许多发达经济体也正在经历,其他经济体则紧随其后。因此,研究日本的经验,意义极其重大。德川家族统治日本超过 250 年,并且没有发生过任何重大的政治危机。德川时代的社会结构以江户锁国(Sakoku,与外国隔绝)、四民制度(Shinō-Kōshō,一种类似于种姓的制度)和参勤交代(Sankin Kōtai,地方领主交替陪侍)为标志。在明治维新刚开始时,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就相对较高。根据多尔(Dore,1965)的估计,1868 年 43% 的男性和 10% 的女性在家庭之外接受过一些教育,他认为当时日本的教育水平比 20 世纪 60 年代的许多发展中国家还要高。这主要是因为德川时代在城镇和乡村都有寺子屋,即由寺庙设立的私塾。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日本展示了其新兴的军事力量,获得了 3.11 亿日元的赔款,这在 1895 年相当于 2.25 亿美元。这些赔款被用作黄金储备的一部分,以启动金本位制。政府指定那些被认为对战争至关重要的企业为 “军需品公司”。每家这样的企业都与一家银行相匹配,这家银行被认为应当借助于 1944 年的《军需品公司指定金融机构法》,满足该企业所有的财务需求。这种银企配对开启了日本银行和企业之间的长期关系,被称为 “主银行制”。20 世纪 60 年代日本经济的快速增长,是战后日本经济奇迹的核心部分。1960 年 7 月池田勇人出任首相,他在 1960 年 12 月 12 日的国会演讲中提出 “十年内收入倍增” 的目标,这成为政策讨论和媒体关注的焦点。12 月,该目标作为政府的基本经济计划被采纳,这预示着强有力的增长导向型经济政策即将到来。另一项对地价造成严重打击的政策是房地产贷款监管收紧。1990 年 3 月,大藏省颁布了一项规定,限制银行向建筑、房地产和非银行部门发放贷款的数量,非银行部门包括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和住宅金融专门会社。二战以后,日本人口稳步增长,直到 2010 年达到 1.28 亿的峰值。从那时起,人口一直在下降。预计到 2053 年,人口数量将低于 1 亿。有点令人惊讶的是,魏尚进和张晓波(2011)发现,21 世纪头十年中国储蓄率上升中可以归因于男女比例上升的部分高达三分之一。这可能是因为有些男人找不到伴侣,从而永远没能动用他们的储蓄(但仍然对结婚抱有希望)。一些青年人只是打零工,因为他们只能从事短期兼职工作。他们被称为 “飞特族”(freeters)。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说法,飞特族是指 “不停地从事各种短期兼职工作的 15~34 岁的年轻人”(MHLW,2008,第 56 页)。2003 年,该部估计有 217 万飞特族。一些观察家认为,飞特族是新一代的工人,他们宁愿拒绝所谓的正式工作和常规职业,选择摆脱工薪阶层传统的价值观。在 21 世纪头十年,美国的贸易赤字上升到接近 GDP 的 6%,远高于 20 世纪 80 年代。2005—2007 年,美国经济在信贷膨胀(但随后在 2007—2008 年崩溃了)的刺激下蓬勃发展,这增加了对进口的需求。然而,与日本的贸易冲突并未再度出现。此时,中国已成为美国双边贸易中的最大顺差国。美国对中国的赤字占美国 GDP 的比例以及以美元计算的赤字金额,都大大超过了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的日本。此外,日本经历了十多年的经济停滞和通缩,不再被视为对美国政府或产业的威胁。21 世纪头十年,美国贸易冲突的目标从日本转向了中国。2013 年 6 月,安倍首相还宣布了一项雄心勃勃的结构性政策方案,即广为人知的 “增长战略”。这一包括三个重点(也被称为 “三支箭”)的一揽子政策后来被称作 “安倍经济学”。一是积极的货币政策,二是灵活的财政政策,三是增长战略。安倍经济学解决了需求不足的问题。然而,潜在增长率仍然很低。旨在提高潜在增长率的结构性政策效果如何,目前尚不可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多读历史,未雨绸缪

      在罗默的模型中,一个拥有高水平人力资本的国家可以实现更快的技术进步,这反过来又使该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可以超过同等规模但人力资本较少的国家。该模型还预测,如果两个国家的人力资本处于不同水平,两者可能不会趋同。几项实证研究证实了这一假说,即技术进步速度进而经济增长率取决于人力资本水平。例如,罗伯特・巴罗(Robert Barro,1991)用小学入学率和中学入学率作为人力资本的代理变量,发现一国的增长率与这些变量正相关。日本的经验与巴罗的发现非常吻合,也符合一般的认知,即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决定因素。按照传统的凯恩斯主义观点,用政府债券替代税收,可以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因此总消费和总产出都会上升。然而,这也会抬高实际利率,挤出私人投资。另一种观点认为,理性的消费者会将政府债券视为未来的债务,也就是他们将来不得不支付的更多税金。因此,如果当前税负的下降正好被未来的税负(也就是替代当前税收负担的债券所暗含的税负)增加抵消,以债券为支出融资(与以税收为支出提供资金相反)就无法刺激私人消费。这一命题被称为李嘉图等价。当消费者看到赤字增加时,他们就会意识到未来税负必然增加。为了应对这一情形,他们就会增加储蓄,数量正好等于当前税收减少的数量(即未来增加的税负的现值)。因此,私人消费水平将会保持不变。李嘉图等价的核心要点在于,对消费者而言,当前减税的数额正好等于未来增加的税负的现值。例如,如果从当前减税政策中受益的一代人与将来承担税负的一代人不同,那么这一定理可能就不成立。巴罗(Barro,1974)证明,即使涉及两代人,他们也可以通过利他性的遗赠联系在一起,从而使这一等价仍然成立。21 世纪初,小泉政府努力减少预算赤字,使经济得以复苏。因果方向到底是财政整顿使经济复苏,还是经济复苏使税收增加,目前尚无定论。在总需求疲弱时实施的财政刺激政策与财政长期的可持续性之间的平衡尤为重要。日本财政状况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政府债务失控。总债务与 GDP 之比超过了 240%,而且还在不断攀升。如果不大幅削减赤字,这一债务水平是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提高潜在增长率)对此会有所帮助,但是即使能够实现更快的增长,也必须提高消费税税率。日本如何在不突然大幅提高消费税或严重削减公共支出的情况下恢复财政的可持续性,是一个迫在眉睫的政策问题。经常账户记录了货物与服务的出口和进口,以及投资收入和外国援助等单边转移支付。资本账户记录了土地等非生产性资产和非金融资产的交易,以及政府债务减免等单边资本转移。经常账户余额和资本账户余额的总和体现了该国居民通过出口商品和其他资源,从世界其他地区获得的(净)回报。金融账户记录了资产(不含非生产性资产和非金融资产)的跨境交易,即资本流入和流出。金融账户余额显示该国居民增加了多少(净)外国资产。资本外流的形式可以是收购企业(直接投资)或购买用于资产管理的金融产品(有价证券投资)。经常账户 + 资本账户=金融账户 + 错误和遗漏经常账户 = 贸易余额 + 初次收入 + 二次收入金融账户 = 直接投资 + 证券投资 + 其他账户 + 外汇储备变动其他账户 = 资本账户 + 金融衍生工具 + 其他投资 + 错误和遗漏浮动汇率本应自动实现贸易平衡(更准确地说是经常账户平衡)。有贸易顺差的国家往往会经历(并允许)货币升值,而有贸易逆差的国家往往会经历货币贬值。但事实上,汇率的波动比预期的要大得多。汇率似乎也无法稳定在使贸易账户平衡的水平上。由生产率增速差异导致实际汇率升值的现象被称为巴拉萨 - 萨缪尔森效应由于干预是通过发行短期政府债券来融资的,所以日本当局的外汇干预并没有增加基础货币。例如,当日本央行(代表财务省)进行干预时,用日元买入美元,同样数量的日元就会被发行短期政府债券的财务省吸收。用外汇干预的术语来说,这是一种冲销式干预,即通过出售政府债券迅速吸收流通中增加的日元。2009 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对日本的溢出效应有两个渠道。第一,由于美国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它对日本出口品的需求急剧下降。第二,由于美国和欧洲突如其来的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日元大幅升值。汽车产业受此打击尤为严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这本书是向老师推荐的。失去 20 年的日本。今天的中国有很多相似之处,土豪高房价低欲望。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11条书评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